首发 | “林盘与低碳”公众研究报告·上
林盘
V
S
低碳
首份聚焦本土低碳智慧的公众研究报告·上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清流智库 联合发布
摘要
全球气候影响双碳政策,低碳减排需要在地行动。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以正在打造的第一个水源地绿色低碳社区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围绕“绿色+低碳+生活”的融合主题,引导公众从“全域成都视角+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学习并了解公园城市已长期落地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在倡导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当下,建立从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价值和现代-传统对比实践出发,探索以农村—城市人群共同实践体验的新公众教育路径,并以此建立二者之间长期持续的互动联系。
“林盘与低碳:一份来自本土的公众科学家报告”为“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的初期成果,该研究设计向公众持续线上发布林盘-农田(徐堰河安宁村段)生态观测站基本环境数据,来自生物、气象等领域的“清流智库”专家指导,并招募“公众科学家”,进入川西平原最具代表性和唯一性的传统林盘聚落开展调查,通过林盘入户调研、林盘村民茶话会、气象数据分析等形式,组织公众围绕川西平原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设立小组研究议题,探讨林盘-农田生态环境价值与绿色低碳生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传统林盘、低碳生态、气象数据、村民口述、气候变化
目录
注:本报告完成于2021年底,全文约3万3千字,在此仅作摘要性发布,欢迎关注并联系后台获取完整报告。
研究背景
1·1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与中国碳中和目标
英国当地时间2021年11月13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最后一次扭转局势的机会”,会议聚焦“行动”二字,以真正落实温控(升温1.5℃)与减排(净零碳排放)目标(《中国气象报》2021年11月10日)。
中国政府则早在10月28日,就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1.2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与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不仅致力让绿色生态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和民生,并且正在全国率先探索“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积极展绿色生活创建,塑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建设“无废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零碳排放,力争到2025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综合发展“引领区”、技术创新“策源地”、市场应用“标杆区”,建成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文件
1.3 “发现公园城市本土绿色低碳生活”项目背景
全球气候影响本地变化,顶层设计需要在地行动。在上述背景下,本项目围绕“绿色+低碳+生活”的融合主题,汇集专业科学家力量,引导公众从“全域成都视角+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发掘并学习传统文明中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在倡导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当下,建立从发现本土价值和现代-传统对比实践出发,探索以农村—城市人群共同实践体验的新公众教育路径,并以此建立二者之间长期持续的互动联系。
研究对象
2.1 什么是林盘
林盘一直是川西平原“天府之国”最典型的直观形象。众多的林盘与农田、水系、道路、山林等共同构成川西平原密如蛛网的林盘体系,极大地改善了以稻作为主的川西平原的生态环境,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聚落。但什么是林盘,却是一个需要持续探讨的话题。
川西传统林盘格局 手绘/刘卫兵
在本研究报告中,我们综合历史记载、居民口述以及学者研究,将报告中的林盘定义为:
林盘:衍生于都江堰水网灌溉农业体系和传统农业社会,以“人”为核心,由屋舍以及围绕周边的树林、竹林、水系、农田以及家畜家禽共同构成的,集生产、生活、生态和相应社会文化传统于一体的川西平原独特的复合型乡村散居院落形态。林盘往往由三五户,或十数户小家独院的林盘院落聚集而成的集合体,彼此之间以林木相隔,田野沟渠围绕周边的自然乡村聚落,聚落之间相距百米左右,普遍规模不大而呈高密度分布,平面望之如盘状、高空俯瞰如田间绿岛,广泛分布于川西平原的平坝和浅丘地区,是产生于独特地理环境与文化渊源的自然人文遗产。
柏条河边林盘院落 摄影/孙吉
2.2 成都市林盘现状与政策
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域内林盘数量为11.18万左右,规模较大林盘仅有八千多个,林盘人口约360多万人。总的来看,林盘在平坝面积占多数的区县(市)分布比较均匀,林盘数量和居住人口相对较多,如新都、郫县、青白江、温江、新津、崇州。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分布状况根据成都市经济社会呈圈层发展特性,成都市有关部门将市域由主城区向郊县扩展分为三个圈层。一圈层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迅速推进,位于成都市主城区内的林盘已基本消失。二圈层受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大,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大量的农用地向非农化转变,大量林盘快速消失。三圈层受中心城区的辐射相对减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距离城镇区较远的农村地域,还有不少景观风貌和传统民居保存较好的林盘。
早在2008 年 9 月 4 日,成都市颁布了《关于推进我市川西林盘保护的实施意见》的地方法规,到2018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入选。
但川西林盘的现状不容乐观,林盘整体数量急剧减少,林盘空间形态上发生巨大变化,在发展规划、城镇扩张、资本涌入、居民认知等综合因素下,川西林盘所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与地区民俗文化出现断层趋势,关于林盘价值传承和未来走向的疑问骤然显现,本报告希望借此项研究对林盘命运提出新的思考。
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部分)
研究目的
3.1 挖掘林盘的生态和多元价值
早在2017年, 郫都区就明确提出,将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主题为”成都市郫都灌区水旱轮作系统与川西林盘保护项目”,标志着以林盘为代表的川西平原传统农耕智慧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川西林盘,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智慧的实践,早在1700多年前的《魏武四时食制》中就有相对系统记载,且传承至今,从未中断,然而现实中,对照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中国关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虽然有诸多学术著作、田野调查和工作报告,但对林盘价值的真正挖掘尚属浅薄。
在本项目中,我们希望以科学家+公众的角度,加入到林盘多元价值的探讨当中,首先通过勾勒出林盘在生态价值维度的经验智慧,呈现传统林盘的现代意义。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庆恒指导调研 摄影/孙吉
3.2 探寻林盘与低碳生活之间的关系
全球因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灾难发生,已经成为共识。低碳减排作为全球性的集体行动,正受到从政府到民间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对于如何降低碳排放以及什么才是低碳生活?社会各界从各种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如降低能源消耗、资源再利用、扩大绿化面积,通过植被固碳来缓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川西平原地区整体森林覆盖面积较小,林盘散落在整个成都平原,呈星罗棋布式,虽然单体面积较小,但数量众多,分布广,总量大,其固碳效果不容忽视,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生态保障。如何从本土传统中发现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的智慧?或许能够在传承千年的川西林盘中寻找出答案。
3.3 探讨林盘对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川西平原传统林盘是由竹林、河流、房屋、田地共同组成的复合型生态环境,从房屋建材、植物种类、农业作物等生态人居的营造,已有一套成熟而有效的模式,不仅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已深深融入到四川人的传统记忆之中,雷亚平和林忠平在《川西林盘冬夏热环境实测分析》(2010)一文就得出结论,对被测川西林盘的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川西林盘的冬夏季室内热环境略优于当地其他农宅,绿化遮阳和室外微环境建构可以改善农宅的室内热环境,而徐珊在《川西林盘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2010),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盘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和重要作用。
我们将在这些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探讨传统林盘对于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价值,最终形成自身独特视角的“林盘研究报告”,向社会公众呈现出川西平原和传统生态循环模式和本土生活智慧,激发公众践行低碳生活,为全球低碳减排行动的实施贡献微薄力量。
注:我们将在下一篇推文呈现《林盘与低碳:首份本土低碳智慧报告》的具体成果,敬请关注!
\ 研究团队 /
2021
| 清流智库专家 |
陈庆恒: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郭洁:四川省气象局
陈维果: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
华桦:《成都河流故事》主编
袁梦:四川省气象局
| 公众科学家 |
孙吉、马瑞平、张富铭、王铭铭、冯睿曦、邹秋伶、陈辉莹、徐宁、马婕、邹倪、唐坤杰、刘友霏、张岩
| 林盘村民 |
宋群英、俞越如、陈明全、唐农富、左尤富、江泽兰、罗帐英、赵安君、赵嬢嬢、唐龙华、李季英、宋启富、王成、范秀蓉
报告撰写
孙吉、马瑞平
张富铭、王铭铭
马婕、邹倪、刘友霏
\ 蓉城智碳 /
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
主办 |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 | 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
协办 | 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
一等奖
“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项目
执行 |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清流智库正在与各方伙伴合作开展“本土智慧应对气候变化:川西平原水源地村落传统低碳启示”。通过专业调研、村民讨论、城乡互动、影像传播等形式,聚焦位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名录,但其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认知的川西林盘及农耕系统,通过挖掘、梳理并总结其传统低碳生产生活模式,及其背后具自然人文和谐理念的生活智慧,为如何从本土经验出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新路径,详情可参见“相关阅读”:
宋英杰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季的天文划分法和节气划分法的优劣变化
清流智库
汇聚专家智慧
链接决策公众